- 什麼是競品分析
- 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
- 競品分析的框架
- 範例
- 作業
什麼是競品分析
競品分析是指針對市場上與你的產品「功能相似、對象相近或解決相同問題」的其他產品,進行系統性的觀察、比較與評估,找出它們的優勢、弱點與差異,進而幫助你設計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。
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?
- 了解市場現況與使用者的選擇 • 選擇你的競爭對手 ****• 知道目前使用者有哪些選擇,主流產品長什麼樣子 • 使用者最常使用的是哪幾個?為什麼?
- 學習優點、避免重複錯誤 • 學習設計亮點與最佳實務(Best Practices) • 避開已知的痛點與負評設計 • 節省自己從錯誤中學習的時間與成本
- 找出設計上的差異化機會( 發掘機會,找到差異化切入點 ) • 找出他們沒做好的地方,打造你自己的優勢 • 聚焦在某個族群、情境或流程上,創造獨特價值
- 建立設計決策的依據 • 有競品分析的數據與邏輯支持 • 設計決策依據指的是設計師在做出某個設計選擇時,背後的邏輯、數據或觀察依據 *備註 1 *****
- 提升 UX 整體設計的品質與敏感度 (借鑒業界最佳實踐,提升自家產品的使用者體驗) • 對流程細節更敏感(因為習慣觀察比較) • 更容易洞察「使用者為什麼會卡住」 • 能跳出單一產品視角,用更宏觀方式優化體驗
備註1
競品分析如何幫助你建立設計決策依據?
1. 提供市場驗證 | 當你看到主流 App 都有某個功能時,你就有理由相信這是使用者期望值 |
---|---|
2. 提供正面與反面案例 | 分析競品的優缺點,可以幫你解釋「為什麼我選這個做法而不是那個」 |
3. 提高設計方案的說服力 | 當你引用競品的設計細節,說明你不是亂猜,而是基於觀察與研究 |
4. 避免設計主觀或偏誤 | 不只是「我覺得」,而是「我們看到其他成功的產品是這樣處理的」 |
5. 幫助釐清設計上的選項與取捨 | 尤其是在做導航方式、搜尋機制、流程設計時,可以看到各家怎麼選擇 |
範例 1 :搜尋功能設計
你要設計一個 App 的搜尋功能,老闆說希望做「自動完成」,但你分析了 5 個競品,發現:
- 80% 的競品都顯示搜尋歷史 + 熱門搜尋
- 只有 1 家用自動完成,但使用者回饋不佳
決策依據:
你可以提出:「根據市場主流設計與用戶習慣,我們建議採用搜尋建議與歷史記錄,並減少學習曲線」
範例 2 :註冊流程長度
你的 PM 希望做多頁式註冊,但你在競品中發現:
- 競品 A(單頁快速註冊)有極高轉換率
- 競品 B(多步驟)雖功能多,但使用者常在第 2 步放棄
📌 決策依據:
你能說服團隊:「我們建議使用一步完成 + 引導補充資訊,這樣更能降低流失率,符合用戶期望。」
如何做競品分析
- 選擇競品(Competitor Selection)
- 常見分析維度
- 分析表格
1. 如何選擇競品
直接競品 間接競品
選擇競品(Competitor Selection)
選擇3–5 個產品,可以分為:
- 直接競爭者(解決同樣問題的產品,例如兩個外送 App)
- 間接競爭者(提供相似功能,但目標族群略有不同)
- 參考性產品(不一定是競爭對手,但設計上值得學習)
直接競品
外送訂餐 App | Uber Eats、Foodpanda |
---|---|
線上學習平台 | Hahow 、Udemy 、Coursera |
線上投資平台 | 永豐金證券、凱基證券、 富邦證券 、 口袋證券 |
約會交友 App | Tinder、派愛族、Coffee Meets Bagel 、 GoodNight |
間接競品
外送訂餐 App | 7-11 超商、全聯美食即享包、LINE 群組揪團訂餐 | 同樣解決「吃飯」問題,但非 App,為替代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線上學習平台 | YouTube 教學影片、Podcast、學習型 IG 帳號 | 提供學習資源,但免費、非正規平台 |
線上投資平台 | 財經 YouTuber、銀行理財顧問、PPT 股票討論版 | 提供資訊與建議,但不具備下單功能 |
約會交友 App | IG、Dcard、PTT 八卦板、Twitch 聊天 | 非專門交友工具,但可建立社交與感情關係 |
參考性產品
是否有在操作體驗、視覺呈現上,值得借鏡的 App 或網站?
2. 分析維度
根據你的目標,選擇合適的分析框架和維度,可以讓你的分析更有結構
- 使用者體驗與設計 (UX/UI):
- 資訊架構: 導航是否清晰?資訊組織是否合理 ?
- 互動設計與流程: 完成核心任務的流程是否順暢 ?
- 介面設計 (UI): 視覺風格、易讀性、品牌一致性如何 ?
- 易用性: 是否符合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 (Nielsen’s 10 Usability Heuristics) ?
- 功能與內容:
- 核心功能比較: 產品的核心功能有哪些?與競品的差異為何?
- 內容策略: 競品提供什麼樣的內容來吸引和留住使用者?
- 商業策略:
- 目標客群 (Target Audience): 他們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誰?
- 商業模式: 他們如何獲利?(例如:訂閱制、廣告、單次付費)
- 市場表現: 下載量、使用者評價、媒體聲量等。
常用的分析維度列表
分析維度 | 說明與觀察重點 | 適用階段 |
---|---|---|
1. 功能項目 | 有哪些主要功能?是否完整?有無缺漏? | 功能規劃、MVP設計前期 |
2. 任務流程 | 使用者完成一項任務需要經過幾步?流程是否順暢、清晰? | UX設計、用戶旅程設計 |
3. 使用者情緒 | 使用者在操作每個階段的感受如何?會焦慮、期待、混亂嗎? | 體驗設計、情緒設計 |
4. 資訊架構 | 選單清楚嗎?分類邏輯合理嗎?找東西容易嗎? | IA設計、內容規劃階段 |
5. 導覽與操作性 | 是否容易上手?操作方式是否一致、可預測? | UI流程與互動設計 |
6. 介面與視覺 | 色彩、排版、圖示、動效是否統一且有品牌感? | UI設計、品牌風格建立 |
7. 回饋與錯誤提示 | 使用者操作錯誤時系統如何處理?有提示嗎?語氣友善嗎? | UX微互動、容錯設計 |
8. 差異化亮點 | 有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意功能或設計細節? | 創新觀察、差異化策略思考 |
9. 使用者黏著策略 | 是否有推播、個人化推薦、任務激勵、遊戲化設計等? | 保留率設計、成癮機制觀察 |
10. 商業模式支撐 | 免費/訂閱/廣告?功能是否與商業邏輯一致? | 商業與設計整合分析 |
初學者可從下列 5 個基本維度開始:
- 功能完整性
- 操作流程順暢度
- 視覺與 UI 一致性
- 使用情緒與體驗
- 設計亮點與缺點
作業題目
競品分析入門挑戰
【目標】學習如何從設計角度分析競品,建立觀察與批判能力。
請完成下列任務:
1. 選定一個產品類型與 2–3 個競品。
2. 使用下列表格進行分析:
維度分析表連結 https://docs.google.com/spreadsheets/d/1EDciItb_cvnmH5owr8u5CksXL-hJ3UxdATRVXL68lI8/edit?usp=shar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