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達目標的時間取決於到目標的距離及其大小。圖標或按鈕越大,越容易觸及。

目標越大且距離越近,便越快到達,並比到達更小的更遠的目標出錯機率更低。
此定律由保羅·莫里斯·菲茨(Paul Morris Fitts)提出,在人機互動和設計領域影響深遠。
運用此定律可以估算使用者移動點選目標時所需的時間。

更大的目標更容易點擊。可點擊區域應盡可能大

1945 年,心理學家保羅費茲在人體運動系統中,檢測出移動到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取決於人與目標之間的距離,但與目標的尺寸大小成反比,也就是費茲定律的雛型。

避免誤觸的安全間隔

在手機或是平板上,觸控範圍必須足夠讓使用者輕鬆點擊,為了降低使用者誤觸的機率,元件與元件之間適當的間隔也是我們在設計時要注意的事項

手機最小的觸控範圍

在介面設計上,無論是可以互動的按鈕或圖標都有所謂的「最小觸控區域」的設定,尤其是在手機與平板上所使用的產品更是需要注意觸控範圍,如果觸控目標太小,使用者就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碰觸它們。

— 應用案例

重要按鈕通常會佔據一行的寬度,並且位於手指易於點選的螢幕下半部分。

參考文章
https://rpdc.xiaohongshu.com/52-design-principles/fittss-law
https://www.nngroup.com/articles/fitts-law/
https://uxdesign.cc/how-to-know-that-your-button-is-enough-fittss-law-in-2020-with-examples-f871e57c6ea5